商品描述
超輕薄保暖內層手套 🧤❄️(滑雪 / 騎車 / 戶外分層神器)
在嚴寒中還想要「可以靈活操作 + 手還是暖的」嗎?
這款內層手套就是為「套在外層手套裡」或「單穿輕活動」而設計的多功能保暖基底層。配合你的極寒手套做分層,保暖效率、操作靈敏度一次兼顧。
🌟 超薄加絨 × 靈敏觸控 × 防滑穩固 × 吸濕排汗 —— 作為外層手套的最佳「第一層」,也能單穿輕操作不脫手套滑手機。📱
🔑 主要亮點 Features
🔥 加絨保暖:雖然薄,但內裡刷毛蓄熱,減少初寒刺痛感。
🧬 分層增效:作為內層減少汗濕直接接觸保暖層,維持外層手套蓄熱性能。
📲 靈敏觸控:戴著即可滑手機 / 拍照 / 查地圖,不必頻繁脫外層。
🤏 靈巧操作:薄而服貼,抓拉鍊、調裝備、拿相機不鈍手。
🤳 防滑矽膠:掌心 / 指部矽膠提升握持摩擦力,手機、相機、登山杖不易滑落。
💦 吸濕排汗:降低手汗堆積 → 減少「濕冷倒灌」體感。
🛡️ 多場景適配:騎車通勤、滑雪內搭、冰雪旅行、晨跑、露營守夜。
🪶 輕量好收:單雙僅約 41.8g,摺疊塞口袋 / 外層手套內不壓迫。
.
🧊 為什麼需要內層手套?
沒有內層:手汗 + 冷風 + 濕度 → 外層保暖效率下降。
有內層:
吸汗排濕 → 減少蒸汽冷卻
外層脫下(比方拍照)仍保留基礎保暖
減少內裡直接磨損 / 污漬,延長外層手套壽命
.
搭配示例:
城市 5℃~10℃:可單穿跑步 / 通勤
-5℃~-15℃:內層 + 3M極寒外層手套 → 提升舒適區
-15℃以下長時間靜止:內層 + 外層 + 暖包(掌心或手背)
.
📸 實用場景示例
滑雪中場休息脫外層 → 仍可操作手機
攝影拍照切換鏡頭時不想手瞬間失溫
機車停紅燈快回訊息 → 無需全脫
露營凌晨收帳 / 點綁繩 / 用瓦斯爐
.
📐 規格資訊
商品名稱:滑雪內層手套
貨號:D0304010
材質:100% 聚酯纖維(內層加絨)
尺寸:M、L
重量:約 41.8g(雙)
產地:中國製
用途:滑雪 / 騎行 / 冰雪旅遊 / 戶外分層保暖
製造日期:依包裝標示
有效期限:5 年(乾燥陰涼保存)
.
📏 尺寸建議
建議測量手掌寬(不含拇指,虎口下最寬處):
M:適合手掌寬約 18~21 cm
L:適合手掌寬約 21–21.5 cm
XL:適合手掌寬約 21.5–22 cm
若介於兩碼、或預計長時間高寒分層使用 → 可選大一碼減少壓迫。
.
✅ 使用與保養
清潔:建議冷水輕柔手洗,陰乾;避免烘乾 / 漂白 / 熨燙。
使用:作為內層時請先戴內層再套外層,避免內層捲邊。
收納:保持乾燥再放入密封袋,長期存放避免壓重物。
.
❓ Q&A 快速回覆
Q:可以單穿當運動手套嗎?
A:可以,約 8℃~15℃ 輕度活動很適合。低溫建議搭外層。
Q:觸控需要特定角度嗎?
A:保持指腹平貼螢幕,若手太乾可輕握拳產生少量濕度提升靈敏度。
Q:滑雪戴三層會不會卡?(內層 + 外層 + 暖包)
A:請確保外層手套留有適度空間;若過緊反而循環差變冷。
Q:掌心矽膠會脫落嗎?
A:正常使用不會;避免高溫烘乾或硬物摩擦。
.
🔄 與「外層手套」搭配建議
市區 5~10℃ 通勤 單穿內層或外層擇一
0~-10℃ 騎行 / 雪地散步 內層 + 外層
-10~-20℃ 滑雪 / 長時間戶外 內層 + 外層 + 暖包(間歇使用)
拍照需頻繁脫外層 內層常戴,外層視需要增減
.
🎯 購買判斷:
已有保暖手套想升級整體舒適度
容易手汗又怕冷
要去滑雪 / 北國旅遊
需要頻繁操作手機或相機
在找一雙「不佔空間」的分層工具手套